LOADING

宝宝睡觉打呼噜怎么办?

养生有道16分钟前更新 小小虎
12 0
手机卡

孩子打呼噜≠睡得香
可能是气道受阻的“信号”

孩子睡觉打呼噜,很多时候并不是“睡得沉”的象征,而是呼吸过程中气体流通不畅的表现。当孩子存在扁桃体肥大、肥胖、面部发育异常时,容易出现气道受阻,引发呼噜声。若长期不干预,还可能影响孩子发育、认知和行为

5种常见情况,以及“针对性”方法:

①白天太累:身体过度疲劳,夜晚就容易打呼噜;建议睡前避免剧烈运动
②睡姿不当:仰睡舌根会压迫气道;帮孩子调整为侧睡,呼吸更顺畅。
③感冒鼻塞: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气道狭窄;及时治疗感冒,多喝温水,保证休息。
④体型偏胖:颈部脂肪堆积增加气道压力;均衡饮食,科学运动,做好体重管理。
⑤环境不适:花粉、灰尘刺激呼吸道;保持房间通风,必要时使用加湿器。

宝宝睡觉打呼噜怎么办?

重点:孩子打呼噜,家长需警惕

孩子打呼噜(医学上称为“儿童鼾症”)绝不是睡得香,而是气流通过狭窄或受阻的上气道时,冲击咽部黏膜边缘和黏膜表面分泌物引起振动,从而产生的声音。这是一个重要的“身体警报”。

解读:为什么气道受阻是大事?

除了提到的发育、认知和行为影响,长期气道受阻(尤其是如果发展为“儿童睡眠呼吸暂停”)还可能带来以下风险:

  1. 缺氧风险: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水平下降,影响全身器官,尤其是正在发育的大脑。

  2. 影响生长发育:生长激素主要在深睡眠期分泌。频繁的呼吸暂停会打断深度睡眠,影响激素分泌,可能导致孩子身材矮小。

  3. 颌面部发育异常:长期张口呼吸,可能导致面部骨骼发育变形,形成“腺样体面容”——面部拉长、上唇短翘、下颌后缩、牙齿排列不齐等。

  4. 心血管负担: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增加心脏负担,可能引起高血压等并发症。

“针对性”方法的补充与强调

核心原因: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
这是儿童打呼噜最常见、最需要关注的医学原因。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咽部的淋巴组织,在孩子幼年时生理性肥大,如果反复感染发炎,会病理性过度增生,堵塞后鼻孔和口咽部,造成气道狭窄。

  • 针对性方法:如果怀疑是此原因,必须由耳鼻喉科医生进行专业检查(如鼻内镜检查)。根据堵塞的严重程度,医生会建议药物治疗或手术(腺样体/扁桃体切除术)。

家长行动指南:何时就医及做什么?

【出现以下情况,请立即带孩子看医生】

  • 打呼噜的频率:每周超过3晚出现响亮打鼾。

  • 观察到呼吸暂停:睡眠中出现呼吸停顿十几秒甚至更久,然后大声喘气。

  • 异常的睡眠姿势:头部后仰、张口呼吸、频繁翻身、夜汗多。

  • 白天表现: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、易怒、学习能力下降。

  • 典型“腺样体面容”迹象:长期张口呼吸、嘴唇上翻、表情呆滞。

  • 其他:反复感冒、鼻窦炎或中耳炎。

【就医时,医生可能会问什么?家长可以提前准备】

  1. 录制视频:在孩子打呼噜最响的时候,录一段1-2分钟的睡眠视频(包括声音),这是给医生最直观的证据。

  2. 记录睡眠日记:记录孩子打鼾的夜晚频率、是否张口呼吸、夜里是否醒来、白天的精神状态等。

  3. 明确病史:孩子是否有过敏史、鼻炎、反复扁桃体发炎等。

总结

孩子打呼噜,是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。它可能源于轻微的生活因素,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。家长应学会初步判断,但最关键的一步是:当心存疑虑时,及时寻求专业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,为孩子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。

微信公众号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as4Ra0dRjfU-5czRaaDTA

© 版权声明
手机卡

相关文章

手机卡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