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特朗普24小时内连砍三刀

跨境头条6小时前发布 小小虎
55 0
手机卡

特朗普在2025年5月24日的24小时内对哈佛大学、苹果公司和欧盟采取了强硬行动,引发全球关注。

特朗普24小时内连砍三刀

1. 特朗普对哈佛大学的“第一刀”

  • 行动内容
    • 禁止招收外国留学生:特朗普政府以“校园存在反犹主义和恐怖主义煽动者”为由,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,并要求现有留学生72小时内转学或失去合法身份。
    • 冻结联邦经费:此前已冻结哈佛约22.6亿美元的联邦研究经费,并威胁进一步削减资金。
  • 争议焦点
    • 政治动机:哈佛大学长期被特朗普批评为“左翼意识形态堡垒”,此次行动被视为对其学术自由和独立性的打压。
    • 法律挑战:哈佛校长艾伦·加伯称政府要求侵犯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,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。加州联邦法官随后叫停了禁止留学生政策。
  • 影响
    • 哈佛的国际声誉和招生面临危机,留学生学费收入可能大幅减少。
    • 教育界担忧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因政策不确定性而受损。

2. 特朗普对苹果公司的“第二刀”

  • 行动内容
    • 威胁关税: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,若苹果公司不在美国生产iPhone,将对其征收25%的关税。
    • 供应链施压:要求苹果将生产线从印度等地迁回美国,否则面临高额关税。
  • 背景与动机
    • “美国制造”主张:特朗普一贯强调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(MAGA),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迫使企业回归本土生产。
    • 苹果的全球布局:苹果近年加速在印度建厂,计划让印度承担全球产能的四分之一,引发特朗普不满。
  • 市场反应
    • 苹果股价在消息传出后迅速下跌,投资者担忧关税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并削弱盈利能力。
    • 科技行业普遍认为,强制“本地生产”将打乱全球化供应链,增加企业负担。

3. 特朗普对欧盟的“第三刀”

  • 行动内容
    • 威胁加征关税:特朗普宣布将于6月1日起对欧盟所有商品征收50%的关税,指责欧盟“占美国便宜”并存在贸易不平衡。
    • 贸易谈判压力:要求欧盟在数字税、农业标准等问题上让步,否则将采取更严厉措施。
  • 欧盟的回应
    • 欧盟最高贸易官员马罗什·谢夫乔维奇表示将“捍卫自身利益”,并准备反制措施,但未明确具体行动。
    • 欧盟此前已公布反制清单(针对美国飞机、汽车等产品),但暂缓90天后仍未实施。
  • 潜在影响
    • 美欧贸易关系濒临崩溃,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战。
    • 欧元汇率受冲击下跌,欧洲股市和金融市场出现波动。

特朗普的“不按套路出牌”风格

  • 政治博弈:特朗普的行动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,例如通过打压哈佛打击“左翼精英”,通过关税政策兑现“美国优先”承诺。
  • 经济霸凌:利用关税威胁和供应链施压,试图单方面改变国际规则,但可能适得其反,加剧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。
  • 国际反应
    • 支持者:认为特朗普敢于对抗“不公”,维护美国利益。
    • 批评者:指责其行为破坏国际秩序,加剧地缘政治紧张。

后续可能的发展

  1. 哈佛事件:若诉讼成功,政策可能被撤销;若政府坚持,哈佛或面临长期资金和声誉危机。
  2. 苹果与供应链:苹果可能加速调整全球生产布局,但短期内难以完全回归美国,成本压力或传导至消费者。
  3. 美欧贸易:若谈判失败,关税战可能升级,欧盟或被迫采取反制措施,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更大不确定性。

总结

特朗普的“24小时三刀”行动体现了其一贯的强硬风格和“美国优先”政策逻辑,但此类单边措施可能带来深远负面影响:

  • 国内:加剧社会分裂,打击教育和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  • 国际:破坏多边贸易体系,引发连锁反应,甚至推动其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。

这一系列事件再次凸显了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,以及全球经济在权力博弈下的脆弱性。

© 版权声明
广告也精彩

相关文章

广告也精彩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