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《电子商务法》草案的重大升级,首次将直播销售纳入立法监管,标志着越南在规范电商市场、打击违法行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1. 草案核心内容
- 直播销售纳入监管
Shopee、Lazada、TikTok等平台的直播卖家需通过越南官方身份系统(如VNeID)完成实名认证,确保卖家身份可追溯。 - 数据保存要求
- 直播内容数据需保存1年,以便监管机构核查是否存在虚假广告或违规行为。
- 电子合同需留存3年,保障交易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。
- 打击假货与逃税
通过实名制和数据留存,越南政府旨在遏制直播电商中的虚假广告、伪劣商品流通及逃税行为。
2. 立法背景与目的
-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
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指出,直播电商和传统电商平台长期存在售假、商业欺诈等问题,技术手段隐蔽且执法难度大。现行法律对新兴模式缺乏针对性规定,处罚措施不足。 - 提升市场透明度
越南电子商务协会(VECOM)表示,新规将推动市场标准化,增强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信任,同时为合法经营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3. 越南的创新与东南亚领先地位
- 东南亚首个全面监管直播电商的国家
专家认为,这是东南亚首个对直播电商实施强制性身份识别的立法案例,标志着越南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的前瞻性。 - 对标国际标准
新规参考了2023年越南修订的《电子交易法》,进一步扩大电子证书的适用范围,并明确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(如《电子交易法》第15条对数据电文送达时间与地点的规定)。
4. 对平台与卖家的影响
- 平台责任加重
电商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,若未履行监管义务(如未核实卖家资质),可能面临法律追责。 - 中小卖家合规成本上升
实名认证、数据存储等要求可能增加中小卖家的运营成本,但长期看有助于淘汰不合规主体,推动行业向头部平台(如Shopee)集中。 - KOL(关键意见领袖)风险升级
若KOL在直播中虚假宣传,可能面临刑事处罚,倒逼其更谨慎选择合作品牌。
5. 越南电商监管的未来趋势
- 跨境电商合规化
根据2025年1月的草案,跨境卖家需在越南设立代表处或授权本地代理,并提交税务信息。此举旨在填补跨境监管空白,平衡国内外企业竞争环境。 - 执法力度加强
越南工贸部计划将电商管理权限下放至地方,并联合公安部、389号专案组开展专项行动,强化对假货流通的打击。 - 消费者权益保护升级
通过要求卖家公示营业执照、提供越南语资料等措施,提升消费者知情权和售后维权效率。
6. 行业意义与挑战
- 短期阵痛与长期红利
尽管新规可能推高平台和卖家的合规成本,但长期来看,将净化市场环境,吸引更规范的资本和品牌进入越南市场。 - 东南亚监管风向标
越南的立法实践可能为其他东南亚国家(如泰国、印尼)提供参考,推动区域电商监管趋严。
越南此次将直播销售纳入立法监管,是其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里程碑。通过技术手段(如VNeID认证)与法律约束结合,越南试图解决电商领域的顽疾,同时为全球跨境电商树立合规标杆。对于在越经营的企业而言,需密切关注法规落地细则,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更严格的合规要求。
© 版权声明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