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正全力争取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,以避免总统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6%关税,但目前仍面临较大风险。
1. 关键时间节点与谈判进展
- 8月1日是美国对泰国商品加征36%关税的最终截止日期,泰国政府希望在此之前完成谈判。
- 7月18日,泰国财政部长皮猜(Pichai Chunhavajira)表示,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,预计8月1日前会收到美国关于关税税率的正式通知。
- 7月20日,泰国提出最新方案:取消90%美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,并承诺未来三年内将对美贸易顺差减少70%,目标将美国最终关税降至18%-20%,远低于特朗普的36%威胁。
2. 泰国的让步与谈判策略
- 开放市场:泰国承诺扩大对美国农产品(如玉米、大豆)、工业品及能源(液化天然气、波音飞机)的进口,同时取消约1万种美国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。
- 加速贸易平衡:新提案将原本十年内消除贸易逆差的目标提前至5-7年,并接受10%-20%的关税范围。
- 数字服务豁免:可能为在泰国运营的美国数字服务企业(如科技公司)提供关税豁免。
- 经济优势:泰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依赖美国原材料进口,谈判中可能比印尼、越南更具吸引力。
3. 美国的立场与潜在风险
- 特朗普的底线:36%的关税旨在削减美国对泰国的460亿美元贸易逆差。若谈判失败,美国可能维持高关税,甚至威胁进一步加征报复性关税。
- 谈判灵活性:特朗普在信中暗示,若泰国“开放封闭市场”,美国可能调整税率。但泰国需在开放市场与保护本土产业之间权衡。
- 地区竞争压力:越南、柬埔寨等东南亚邻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,泰国若未能达成更优条件,可能成为该地区贸易谈判中“最差结果”的国家。
4. 泰国的应对措施
- 应急计划:泰国已制定应对36%关税的预案,包括:
- 调整出口结构: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,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- 补贴与减税:为受冲击行业(如汽车、电子)提供财政支持。
- 供应链转移:鼓励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(如印度、越南)以规避关税。
- 经济影响评估:泰国央行警告,36%关税可能导致GDP增长低于2.5%,但影响程度或弱于疫情期间。出口可能减少9000亿泰铢(约280亿美元),部分行业需紧急调整策略。
5. 未来展望
- 乐观情景:若谈判成功,美国关税降至18%-20%,泰国可通过扩大对美出口(如汽车、电子产品)缓解冲击,同时吸引更多外资投资。
- 悲观情景:若谈判破裂,泰国将面临36%关税,需依赖应急计划缓冲经济压力,但长期可能削弱其对美出口竞争力。
- 关键变量:美国大选前的政策稳定性、泰国本土产业的调整能力,以及区域供应链的替代性(如RCEP框架下的合作)。
泰国正通过大幅开放市场和加速贸易平衡承诺争取美国降低关税,但时间紧迫且风险犹存。若谈判成功,泰国可避免经济硬着陆;若失败,36%关税将对其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显著冲击。目前,双方立场存在交集(如降低贸易逆差),但最终结果仍取决于谈判细节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优先级。
© 版权声明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